铝压铸件浇铸时怎样避免气孔出现?
铝压铸件在浇铸过程中,气孔是一个常见且难以避免的问题,但它对铸件的质量和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来避免气孔的出现。以下是一些具体的策略和方法:
一、原材料准备与质量控制
选用优良铝合金材料:
选择符合标准或客户要求的铝合金材料,其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和铸造性能均符合要求。
避免使用含有过多氧化物、氢化物、油脂等杂质的原材料,这些杂质在熔炼过程中会释放气体,增加气孔形成的可能性。
原材料干燥与清洁:
在熔炼前,对原材料进行充足的干燥处理,去掉水分和油污。
保持炉料清洁,避免炉料中混入杂质。
二、熔炼与精炼过程控制
控制熔炼温度:
避免熔炼温度过高,以减少金属液的氧化和吸气。
采用真空熔炼或惰性气体保护熔炼,以降低液态金属含气量。
使用精炼剂:
选用优良的精炼剂进行除气处理,去掉金属液中的溶解气体。
精炼剂的使用量和方法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浮游去气法与氧化去气法:
浮游去气法:向金属液中吹入不溶于金属的气体(如惰性气体、氮气等),使溶解的气体进入气泡而排除。
氧化去气法:对能溶解氧的液态金属(如铜液)先吹氧去氢,再加入脱氧剂去氧。
三、模具设计与浇铸过程优化
模具排气设计:
在模具上设计正确的排气孔,帮助排出金属液中的气体。
保持砂芯排气孔的通畅,铸件顶部设置出气冒口。
调整浇注参数:
适当提升浇注温度,使侵入气体有充足的时间排出。但浇注温度过高会增加金属液的空气溶解度,因此应控制在正确范围内。
控制浇注高度和浇注速度,确定液态金属平稳流动和充型,避免卷入过多空气。
使用模具润滑剂与涂料:
选择挥发气体少、挥发温度低的涂料,涂刷要均匀。
避免使用不当的模具润滑剂或涂料,以减少其在高温下挥发产生的气体。
四、压铸参数与工艺调整
压铸速度:
调整压铸速度,避免金属液在充填过程中产生紊流,从而减少卷入空气的机会。
模具温度:
控制模具温度,使其保持在适当的范围内。模具温度过高会导致金属液冷却速度减慢,增加气孔形成的可能性;模具温度过低则可能导致金属液流动不畅,产生冷隔等缺陷。
抽真空与加压:
在压铸过程中采用抽真空或加压的方法,有助于进一步排除金属液中的气体。
五、后续处理与质量控制
铸件检测:
对铸件进行严格的检测,包括外观检查、X射线检测等,以发现并及时处孔等缺陷。
热处理:
根据需要,对铸件进行热处理,以改进其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减少气孔等缺陷的影响。
综上所述,避免铝压铸件浇铸过程中出现气孔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原材料准备、熔炼与精炼过程控制、模具设计与浇铸过程优化、压铸参数与工艺调整以及后续处理与质量控制等。只有全部考虑并采取措施,才能确定铝压铸件的质量稳定。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