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压铸件固溶处置要求
铝压铸件固溶处置要具备哪些功能?下面,为您详细讲解一下:
1、冷却速度:淬火时给予铸件的冷却速度越大,使固溶体自高温状态保管下来的过饱和度也越高,从而使铸件取得高的力学功能,但同时所形成的内应力也越大,使铸件变形的可能性也越大。
2、冷却速度能够通过选用具有不同的热容量、导热性、蒸发潜热和粘滞性的冷却介质来改变,为了小的内应力,铸件能够在热介质(沸水、热油或熔盐)中冷却。
3、固溶处置温度:温度越高,元素溶解速度越快,作用越好。一般加热温度的上限低于合金开始过烧温度,而加热温度的下限应使组元尽可能多地溶入固溶体中。
4、保温时刻:保温时刻是由元素的溶解速度来决定的,这取决于合金的种类、成分、安排、铸造办法和铸件的形状及壁厚。
5、铸造铝合金的保温时刻比变形铝合金要长得多,一般由实验确定,一般的砂型铸件比同类型的金属型铸件要延长20%-25%。
6、为了取得好的固溶作用,而又不方便合金过烧,有时选用分级加热的办法,即在低熔点共晶温度下保温,使组元扩散溶解后,低熔点共晶不存在,再升到较不错的温度进行保温和淬火。
7、固溶处置时,还应当注意加热的升温速度不宜过快,以免铸件发生变形和部分聚集的低熔点安排熔化而产生过烧。固溶热处置的悴火转移时刻应尽可能地短,一般应不大于15s,以免合金元素的扩散析出而降低合金的功能。
8、为了铸件在淬火后,同时具有高的力学功能和低的内应力,有时选用等温淬火,即把经固溶处置的铸件淬入200-250℃的热介质中保温相应时刻,把固溶处置和时效处置结合起来。
铝压铸件生产出来的铝压铸件的尺寸和精度都是很高的,一般他们的铝压铸件生产精度可以达到T13等级,有些甚至可以达到T19级,而且这些产品的表面的粗糙度也的小,互换性又的好。
借助铝压铸这一生产技术的帮助,我们可以用来生产一些结构外形比较复杂而且轮廓也比较清晰的金属零配件,而且这些金属零配件的壁是薄的同时腔是深的,因为使用铝压铸进行金属配件生产的话,我们就需要将金属生产原材料熔化,然后在这些熔化的金属可以再压力很高而且速度也很快的工作环境中保持者很高的流动性,这样就可以生产出来一些其他的生产工艺生产不出来的一些特别的金属零配件。
如何解决铝压铸件模具粘模问题?下面,为您详细讲讲:
1、对压铸模具表面进行抛光,对已氮化过的模具,慎重抛光,防止破坏掉表面的氮化层,形成越抛越粘的情况;
2、修改模具冷却系统,调整压铸工艺参数,适当降低压射速度,缩短二速行程;
3、检查脱模剂配比是否异常,尝试替换脱模剂,调试喷涂位置和喷涂量;
4、检查模温是否正常,适当降低合金液浇注温度和模具温度;
5、试着在动模上磨几条横沟,0.2-0.3mm即可,压铸件上会表现被拉的很亮,不会损坏。这样可以增加很多动模侧的包紧力,把压铸件带到动模上;
6、改进浇注系统设计结构,避免合金液持续冲刷型腔壁或型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