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铝铸件加工出现孔洞缺陷的原因
压铝铸件的加工过程中,铝合金可进行各种形式的浇铸,其中包括砂型铸造(黏土砂、水泥沙、化学硬化砂型等)、金属型铸造、壳型铸造、石膏型铸造、离心铸造、连续铸造以及压力铸造等,在其中以砂型铸造较为普遍。
在砂型铸造中,浇注系统的设计较为重要,起先应将洁净的金属液由浇勺或浇包引入型腔内,这样才能较不错的出品率。浇注系统尺寸的设计也尤为重要,可采用查表法,计算法或直接采用经验数据,但还是要采用实际的实验进行检验和修改。一般来说查表发用的比较普遍。要根据压铝铸件的重量和尺寸来确定浇铸的速度及流量。
压铝铸件的基本知识:
一、设计原则是:1、正确选择压铝铸件的材料,2、正确确定压铝铸件的尺寸精度;3、尽量使壁厚分布均匀;4、各转角处增加工艺园角,避免尖角。
二、设计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1、即压力铸造对零件形状结构的要求;2、压铝铸件的工艺性能;3、压铝铸件的尺寸精度及表面要求;4、压铝铸件分型面的确定。
三、按使用要求可分为两大类:1、承受大载荷的零件或有较不错相对运动速度的零件,检查的项目有尺寸、表面质量、化学成分、力学性能(抗拉强度、伸长率、硬度);2、其它零件,检查的项目有尺寸、表面质量及化学成分。
压铝铸件发生变形的解决方案如下:
一、增加冷却时间,降低模具温度;
二、模具的位置调整,顶出平衡;
三、改进制件结构,使模具的内壁厚度增加;
四、清理粘模;
五、压铝铸件模具温度的控制正确,腔的总体温度几乎平衡;
压铝铸件上凡是壁与壁的连接,不论直角、锐角或钝角、盲孔和凹槽的根部,都应设计成圆角,只有当预计确定为分型面的部位上,才不采用圆角连接,其余部位一般需要为圆角,圆角不宜过大或过小,过小压铝铸件易产生裂纹,过大易产生疏松缩孔,压铝铸件圆角一般取:1/2壁厚≤R≤壁厚。
圆角的作用是有助于金属的流动,减少涡流或湍流;避免零件上因有圆角的存在而产生应力集中而导致开裂;当零件要进行电镀或涂覆时,圆角可获得均匀镀层,防止尖角处沉积;可以延长压铸模的使用寿命,不致因模具型腔尖角的存在而导致崩角或开裂。
在压铝铸件表面和内部产生的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孔洞缺陷的总称。包括气孔、缩孔、缩松等。
一、气孔压铝铸件内由气体形成的孔洞类缺陷。其表面一般比较光滑,主要呈梨形、圆形和椭圆形。一般布在压铝铸件表面露出,大孔常孤立存在,小孔则成群出现。
二、表面气孔成群分布在压铝铸件表层的分散性气孔。其特征和形成原因与皮下气孔相同,通常暴露在压铝铸件表面,机加工1~2mm后即可去掉。
三、气缩孔分散性气孔与缩孔和缩松合并而成的孔洞类铸造缺陷。
四、呛火浇注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气体不能顺利排出,在金属液体内发生沸腾,导致在压铝铸件内部产生大量气孔,甚至出现压铝铸件不完整的缺陷。
五、针孔一般为针头大小分布在压铝铸件截面上的析出性气孔。对压铝铸件性能危害很大。
六、皮下气孔位于压铝铸件表皮下的分散性气孔。为金属液与砂型之间发生反应产生的反应性气孔。通常在机械加工或热处理后才能发现。